登录 | 注册

    【基本情况】 塔城地区地处新疆西北边陲,塔额盆地北缘,塔尔巴哈台山南坡,额敏河北岸。行署所在地塔城市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57千米。
     2012年辖2市、5县。年末总人口968 416人(民族445 623人),其中农村人口622 280人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.44万公顷,粮食播种面积24.53万公顷,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.94万公顷。境内有额敏河、白杨河、和布克河、玛纳 斯河、奎屯河五大水系,大小河流107条。有天然草场700多万公顷,其中位于塔额盆地的库鲁斯台大草原26万公顷。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雪豹、赛加羚、野 驴、白鹳、金雕、鹅喉羚、马鹿、棕熊、雪兔、大天鹅、高山雪鸡等。药用植物主要有贝母、党参、肉苁蓉、当归、甘草等。最具开发优势的矿种有石油、天然气、 煤、铬、金、池盐、芒硝、膨润土、花岗岩、石英砂等。境内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点12个。著名土特产品有裕民兰花贝母、野巴旦杏、巴什拜羊、红花油、黑加 仑、乌苏啤酒、托里花岗岩、塔城飞鹅等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。
     2012年,全地区生产总值409.3亿元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.99亿元,比上年增长7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185.2亿元,增长21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128.2亿元,增长14.1%。
    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80.92亿元,比上年增长8.02%。其中农业产值121.44亿元,林业1.04亿元,牧业56.4亿元,渔业0.22亿 元,服务业1.81亿元。主要农产品产量:粮食208.63万吨,棉花25.05万吨,油料2.25万吨,甜菜3.25万吨,打瓜子3.07万吨。年末牲 畜存栏451.01万头(只)。肉类总产16.42万吨,绵羊毛9 626吨,牛奶20.14万吨,禽蛋2.46万吨。全年植树造林19 325公顷。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93.88万千瓦。
     工业增加值127.1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2%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:原煤591.7万吨,发电680 097万千瓦时,水泥174.4万吨,啤酒8 395.8万升,面粉29.7万吨,番茄酱6.3万吨,原盐138.3万吨,机制糖2.7万吨,食用植物油16.9万吨,化纤用浆粕9.58万吨,碳化钙 (电石)1.4万吨,天然原油96.5万吨。建筑业总产值33.1亿元,建筑企业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。
   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(含跨区项目投资39.23亿元)。完成邮政业务〖JP3〗收入9 151万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.52亿元。贸易进出口总额34 719万美元,其中进口额3 642万美元、出口额31 077万美元。接待国内旅游者250万人次,旅游收入6亿元。地方财政收入39.19亿元,地方财政支出120.56亿元。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9.28亿元。
     全地区有中等专业学校4所,在校学生1 474人(民族1 162人);职业中学4所,在校学生1 652人(民族934人);特殊教育学校1所,在校学生95人(民族43人);成人中专2所;普通高中21所,在校学生25 456人(民族9 431人);普通初中56所,在校学生35 307人(民族16 200人);小学103所,在校学生69 627人(民族39 258人)。各类教师13 951人(民族6 012人)。全年教育基建投资5.8万元。
     全地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 087个,其中医院25个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 035个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7个;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 222人;病床4 090张。
     年内在自治区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中,获金牌32枚、银牌16枚、铜牌35枚。
     2012年,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464元,人均消费性支出12 306元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 551元,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 470元。
     在职职工年均货币工资33 461元。
     2012年底就业人员27 110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0.99%。截至年底,参加城镇失业保险62 218人,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2 999人,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9 080人,参加工伤保险66 633人,参加生育保险75 400人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29 073人,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00 591人(含60岁以上人数),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42 022人。城镇居民中有50 152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。
     4月18日,塔城地区首家商贸集散中心在塔城市元盛市场成立。
     4月27日,新疆绿翔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“绿翔”牌牛羊肉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,这是塔城地区第一家获“国字号”商标的品牌。
     9月7日,第三届中国·新疆塔城蔬菜旅游文化节暨中亚—新疆塔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。